English

新西兰的毛利文化

1999-08-25 来源:光明日报 ●戴军 我有话说

新西兰——毛利人称之为“长白云之乡”,这一称谓名副其实,笔者在新西兰访问的十几天里,常常见到如雪白云连绵成片,横贯蓝天。

新西兰集南太平洋文化和欧洲文化于一身,更以其独有的毛利文化而闻名于世。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人,按他们的传说,1000多年前其祖先从一个远在天边的名为“Hawaiki”的地方,乘独木舟穿越太平洋到达新西兰并定居下来。到公元1200年时,新西兰南、北岛的许多地方都有毛利人居住,由于南岛气候相对较冷,绝大多数毛利人生活在北岛的温暖地带。他们依家族血缘关系组成部落,靠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1769年,英国人詹姆斯·库克船长来到这里,并宣称大英帝国对这块土地拥有主权,新西兰随即成了英殖民地。欧洲传教士接踵而至,到了1840年,已有2000多名欧洲定居者与约10万毛利人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。

1840年2月6日,500多名毛利人的部落首领与英国政府签署了《怀唐伊条约》,接受英国管辖,但保留了对部落居住地的土地、森林、河流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所有权。这一条约确立了毛利人在新西兰的地位,2月6日这一天被定为新西兰的国庆日。此后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此定居,日子一长,难免与土著毛利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。到了19世纪60年代,毛利人和欧洲移民的冲突愈演愈烈,终于爆发了战争。毛利人在战争中失去了土地,到19世纪末,毛利族人口已降至42000人。此后,毛利人的政治领袖掀起了“毛利王”运动,毛利文化开始复兴,毛利人口开始增长。1975年,新西兰政府成立了“怀唐伊”法庭来解决过去毛利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。现在在新西兰,毛利语是除英语以外的第二官方语言,公众场合、电台和电视广播、议会和法庭辩论均可使用毛利语。全国各地还开设有不少毛利语学校,一年中有很多与毛利人有关的节日,如一年一度的毛利艺术节。在人口占全国1/4强的第一大城市奥克兰,在首都惠灵顿,到处可见毛利文字与英文并用的情况,就连新西兰的政府官员们在正式场合致辞时,也多爱以毛利语做一段开场白,虽是套话,但显然已成为一种时髦。由此可见,毛利文化的影响已深深浸入新西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,每一个角落。

目前新西兰380万人口的13%是毛利人,他们在全国共有79个传统部落居住地,此外有相当多的毛利人已移居城市,并与其他民族通婚。移居城市的毛利人建起传统的部落聚会、议事的场所——马拉依(见图),以此继承毛利文化,确保毛利民族的传统和礼仪得以代代相传。马拉依实际上就是个巨大的会议厅,以木材搭建,上下内外都以精美的雕刻和漂亮的贝壳加以装饰。那些以夸张的手法雕刻的人形和各种纹饰,外人看来不得要领,而据毛利长者解释,每一处雕刻都是一个典故。我注意到毛利文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的,于是请教那位长者:毛利人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文字?回答是否定的。长者告诉我,在欧洲人到来之前,毛利人只有用于交流的口头语言,没有用于记载的书面文字。在毛利文化中,记录家谱和传统的手段是雕刻。

在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小城吉斯伯恩,我与同行者应邀参观了一处马拉依,当地的毛利人为我们举行了传统的欢迎仪式。司仪手舞足蹈不住嘴地说着,抑扬顿挫,既像唱歌又似吟诗,虽然一个字也没听懂,但我知道那一定是一大篇热情洋溢的赞美之辞。接下来宾主列队挨个行毛利传统的碰鼻礼:右手相握,额头轻抵,鼻尖相触并保持片刻,鼻尖相触保持的时间越长,越表明主人的尊重和好感。

欢迎仪式结束后,主人邀我们共进午餐,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豹头环眼的毛利小伙子,外形十分剽悍。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我扭过头去跟他“套瓷”。“普伊,‘毒药’(poison)去掉son就是我的名字,Poi。”他瞪着环眼看着我,十分认真的样子,不像是开玩笑。我告诉他,他的相貌正是我想象中毛利武士的样子,勇猛刚毅,不怒自威。“这话我爱听。”他咧嘴乐了——原来会笑。“你们家也有些武士血统吧?”或许是看我也长得人高马大,面部轮廓分明,普伊试探着问道。“好像……听我父亲说过……是有一些的……”我有点含糊。“就是嘛!我不会看错的。”他看上去挺得意。谈得投机,普伊教了我几句常用的毛利话。“KiaOra!(你好,谢谢!)”“Kakiteano!(回见!)”

毛利文化的传统和信仰中的许多内容是通过歌舞方式来表达的,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就是“哈卡”,这是一种通常由毛利武士在决战前表演的鼓舞士气、威慑敌人的舞蹈。新西兰著名的“全黑”(因队员全部着黑色球衣而得名)橄榄球队每场国际比赛前都要表演一段“哈卡”:全体队员排成两列,取骑马蹲裆式,有节奏地以手拍击自己的大腿或胸脯,唱一首类似“大江东去”的壮士歌,吼声如雷。

现在,新西兰的毛利人多已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,但与此同时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。独特的毛利文化以其多彩的内涵丰富着新西兰的社会生活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